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许德如教授到国土资源工程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日期:2024-04-27 浏览量: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许德如教授到国土资源工程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2024425日,应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雷教授,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许德如教授到国土资源工程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于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国资楼第一会议室为到场师生进行了题为陆内活化型金(多金属)矿床及其成矿特征的精彩学术报告。张世涛教授主持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在讲座中,许德如教授首先介绍了陆内活化型矿床提出的背景,认为造山型模式难于解释中国大陆内部大规模金(多金属)成矿,因此需要有新的更加适合的成矿理论。随后,许老师从陆内活化型矿床成矿背景与动力学机制,陆内活化型矿床活化构造的类型与应变特征,陆内活化型矿床成矿物质与含矿流体来源,陆内活化型矿床成矿蚀变特征,陆内活化型矿床叠加成矿特征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详细阐述。最后,对陆内活化型矿床及其成矿特征进行了概况和总结,期望本次报告能为深入理解产于陆内环境并具有复杂成因的矿床的成矿特征、并开展此类矿床的找矿勘查提供有益参考。

报告结束后,许德如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探讨,对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并对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做出展望。现场师生受益匪浅,意犹未尽。

许德如教授简介: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西省双千计划获得者、江西省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主席、国际矿床学权威期刊《Ore Geology Reviews》副主编、中国地质学会核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中南大学、海南省地质局等兼职教授。主持或承担多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计划专项等重要项目。曾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2020)和二等奖(2021)、湖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7)、海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1)、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11)、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进展先进集体奖(2011)、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在国际国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检索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5部。科研成果为创新和发展成矿构造学学科、推动我国固体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