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流动站合作导师
专业 |
研究方向 |
合作导师 |
联系方式(邮箱) |
地球化学 |
1. 斑岩型铜钼金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型;2. 关键金属矿床(Sn、W、Li和Be等)成矿机制研究;3. 中低温热液矿床成因研究;4. 区域成矿学与复合成矿作用研究。 |
李文昌教授
|
lwcyndd@163.com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1. 斑岩型铜钼金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型;2. 关键金属矿床(Sn、W、Li和Be等)成矿机制研究;3. 中低温热液矿床成因研究;4. 区域成矿学与复合成矿作用研究。 |
|
|
|
矿产勘查技术集成与应用。 |
|
|
矿产普查与勘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1.斑岩型矿床找矿模型及勘查技术研发;2.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3稀有金属成矿机制与找矿预测 |
王雷教授 |
120901163@qq.com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燕永锋教授 |
yyf701018@sina.com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矿产普查与勘探 |
矽卡岩型矿床成矿因与成矿模型;2. 热液型矿床成矿机制与找矿预测;3. 成矿过程模拟 |
杨光树教授 |
13888600582@163.com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造山带地质与成矿作用、区域成矿学、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
薛传东教授 |
xuechuandong @kust.edu.cn |
地球物理学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李海侠教授 |
Lhx4519@163.com |
矿业工程流动站合作导师
在采矿工程方向,已形成深地资源开发与灾害防控、矿山岩石力学与灾害防控、绿色采矿理论与技术、工程爆破、矿区岩土灾害与固废生态资源化利用5个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团队。
科研团队 |
合作导师 |
招收专业 |
研究方向 |
联系方式(邮箱) |
深地资源开发与灾害防控团队 |
吴顺川 |
采矿工程(资源与环境) 岩土工程 安全工程 等相关专业 |
岩石力学与岩体灾害防控 |
wushunchuan@kust.edu.cn |
|
李克钢 |
采矿工程(资源与环境) 岩土工程 等相关专业 |
岩石力学 工程岩体稳定性及失稳机理 |
106146135@qq.com |
|
孙伟 |
采矿工程(资源与环境) 等相关专业 |
金属矿绿色开采 膏体充填理论与技术 矿山固废综合利用 |
kmustsw@qq.com |
|
程海勇 |
采矿工程(资源与环境) 岩土工程 安全工程 等相关专业 |
膏体充填理论与技术 岩石力学与岩体灾害防控 |
haiker2007@163.com |
绿色爆破理论与技术团队 |
李祥龙 |
采矿工程(资源与环境) 岩土工程 安全工程 等相关专业 |
岩石破碎及工程爆破 爆破工程与安全 |
7988982@qq.com |
|
刘磊 |
采矿工程(资源与环境) 安全工程 岩土工程 等相关专业 |
工程爆破 工业炸药 岩石动力学 |
546027603@qq.com |
|
王建国 |
采矿工程(资源与环境) 岩土工程 力学 安全工程 等相关专业 |
爆破破岩理论 爆破工程与安全 爆炸力学 |
wangjg0831@163.com |
矿山岩石力学与灾害防控团队 |
侯克鹏 |
采矿工程(资源与环境) 等相关专业 |
岩石力学 |
2764403681@qq.com |
|
周宗红 |
采矿工程(资源与环境) 等相关专业 |
采矿理论与工艺 矿山岩石力学 |
Zhou20051001@163.com |
矿区岩土灾害与固废生态资源化利用团队 |
王光进 |
采矿工程(资源与环境) 地质工程 安全工程 等相关专业 |
岩土体边坡 矿区渣场泥石流的演进规律 及溃后影响评价 矿渣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矿区土壤污染与生态修复技术 |
wangguangjin2005@163.com |
绿色采矿理论与技术团队 |
乔登攀 |
采矿工程(资源与环境) 等相关专业 |
深部采矿工艺 深井开采技术 |
1215550723@qq.com |
在矿物加工工程方面,已形成复杂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复杂难处理矿产资源绿色综合利用及二次资源综合处置、战略矿产资源绿色分离与富集、矿产资源绿色开发、选择性磨矿提质降耗、高梯度磁选理论与技术6个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团队。
科研团队 |
合作导师 |
招收专业 |
研究方向 |
联系方式(邮箱) |
复杂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团队 |
文书明 |
矿物加工工程(资源与环境) |
浮选理论与工艺 资源综合利用 |
shmwen@126.com |
|
柏少军 |
矿物加工工程(资源与环境) |
浮选理论与工艺 资源综合利用 |
baishaojun830829@126.com |
|
刘建 |
矿物加工工程(资源与环境) |
浮选表界面化学与新技术 资源综合利用 |
vacation2008@126.com |
|
丰奇成 |
矿物加工工程(资源与环境) |
浮选理论与技术 |
fqckmust@126.com |
|
罗溪梅 |
矿物加工工程(资源与环境) |
浮选理论与工艺 资源综合利用 |
85128225@163.co |
复杂难处理矿产资源绿色综合利用及二次资源综合处置科研团队 |
童雄 |
矿物加工工程(资源与环境) |
浮选理论与工艺 资源综合利用 |
kgxiongtong@163.com |
|
谢贤 |
矿物加工工程(资源与环境) |
浮选理论与工艺 资源综合利用 稀贵金属选冶 |
kgxianxie@126.com |
|
崔毅琦 |
矿物加工工程(资源与环境) |
稀贵金属选冶 资源综合利用 |
cuiyq111@126.com |
|
吕晋芳 |
矿物加工工程(资源与环境) |
二次资源综合利用 |
jflv2017@126.com |
战略矿产资源绿色分离与富集科研团队 |
刘殿文 |
矿物加工工程(资源与环境) |
浮选理论与工艺 资源综合利用 选冶联合 化工材料 |
dianwenliu@kust.edu.cn |
|
谢海云 |
矿物加工工程(资源与环境) |
浮选理论与工艺 资源综合利用 |
xie-haiyun@163.com |
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关键技术创新团队 |
高利坤 |
矿物加工工程(资源与环境) |
选矿理论与工艺 资源综合利用 |
Likun_gao@126.com |
选择性磨矿提质降耗科技创新团队 |
肖庆飞 |
矿物加工工程(资源与环境) |
碎矿与磨矿 耐磨衬板与钢球 |
13515877@qq.com |
高梯度磁选理论与技术 |
陈禄政 |
矿物加工工程(资源与环境) |
高梯度磁选 超重力物理分选 细粒弱磁性矿产资源高效利用 |
chluzheng@kust.edu.cn |
测绘科学与技术(省级)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
唐伯惠 朱大明 赵俊三 甘淑 左小清 李佳田 普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