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相关文件 > 正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昆明理工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2)

发布日期:2023-03-13 浏览量:


 

1.本报告按自然年度编写。

2.学位授权点代码、名称和授权级别按《昆明理工大学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方案》中的参评名单填写。

3.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一律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

4.纸张限用A4,正文统一用仿宋GB2312四号字体,行间距25磅。

 

 

 

 

 

 

 

 

 

 

 

 

 

 


一、学位授权点简介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本学位授权点是昆明理工大学“大有色”学科体系的主干重点学科之一,于1954年昆明工学院建校时设立,现为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本学位点196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获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获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获地质工程专业学位授予权,2001年设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获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位授权点下设有“资源勘查工程”和“地质工程”两个相关的本科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19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20152018年通过两轮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两个专业连续三年稳居云南省同类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第 1 位。

本学位授权点以地质体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地质体勘查()、评价和开发利用的学科,即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地质体的形成条件、时空分布规律、演化机理,并采用各种现代勘查()技术手段获取、处理、解释和应用地质信息,查明潜在地质资源及工程地质体的特征,为地质体勘查()和开发利用工程服务。本学位点下设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旅游地质与地质遗迹和矿产资源经济5个二级学科方向。

(二)学科建设情况

本学科2006年获批“南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11 年获批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016年入选云南省“一流学科-B类高峰学科”建设。

本学科拥有“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云岭学者、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人才等构成的师资队伍,构建国家级平台 2 个、省部级平台 6 个,承担完成一批国家、企业重点科技和教改项目,成果突出。近5年来,本学科获得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并被评为国家危机矿山找矿先进单位。

(三)培养目标

本学位授权点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学研究为核心,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利用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矿产资源丰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景观奇特的特色,以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理论和方法、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复杂地质条件下地质灾害和水文工程地质问题研究与防治技术为重点特色方向,建成整体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方向国际先进的特色优势学科。

(四)学位标准

研究生在申请答辩前,在读期间获得的科技成果必须达到《昆明理工大学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科技成果的规定》。学位论文答辩应按照《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及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进行。

博士研究生要求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均为昆明理工大学,在 《昆明理工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收录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至少3篇,其中SCI正刊论文不少于2篇或者JCR一区、二区论文1篇。

2)在学期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项 (为主要完成人),或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及以上1项(排名前三),并在《昆明理工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的A类及以上期刊,发表与博士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论文1篇及以上。

3)在学期间,以昆明理工大学为第一专利权人,并以第一发明人身份(或导师排第一、研究生在学生中排第一)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及以上,并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均为昆明理工大学,在《昆明理工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的A类及以上期刊,发表与博士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论文2篇及以上。

4)在学期间,参与完成与博士论文相关的国家重大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技项目、企业委托项目 1项(项目经费30万元及以上,且排名前三,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均为昆明理工大学,在《昆明理工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的A类及以上期刊,发表与博士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论文2篇及以上。

5)在学期间,以本人贡献为主的研究成果已经形成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 1项 (排名前三),并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均为昆明理工大学,在《昆明理工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的A类及以上期刊,发表与博士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论文2篇及以上。

国内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均为昆明理工大学,在《昆明理工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核心B类及以上期刊,发表与硕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1篇及以上。

2)在学期间,以与硕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发明内容,授权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专利申请人的国内外发明专利1件(学生中排名第一,导师排名为第一)。

3)在学期间,以排名第一身份获得昆明理工大学认定的与本学科相关的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及以上奖项1项及以上。

4)在学期间,主持并结题与硕士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地厅级及以上科研课题1项及以上。

5)在学期间,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项及以上。

二、学科方向与特色

本学科已形成 5 个优势特色学科方向。

1. 成矿动力学与隐伏矿床定位预测。聚焦矿床深部定位预测的重大理论和绿色勘查关键技术难题,组建了云南省创新团队,获批省部级工程中心和实验室,研发了以 “高品位大吨位富锗铅锌矿成矿理论创新与深部找矿重大突破”为代表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6 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国家专利授权 12 件。

2. 造山带-沉积盆地金属成矿与找矿。立足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定位,组建云南省博士生导师团队,获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研发了以“塔西砂砾岩天青石-铜铅锌成矿系统与技术创新”为代表的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

3. 西部山区地质环境效应与灾害防治。围绕云南绿色发展“三张牌”大型工程建设中地下水污染和地灾综合防治难题,组建中国有色协会创新团队,研发了以“矿山环境多孔介质注浆基础理论研究”为代表的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4. 全空间域地球探测与信息集成。瞄准全空间域重--电多方法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深部矿体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发大比例尺高精度坑道重力、TEM 定位探测深部矿体新技术,应用于滇东北、湘南多金属矿集区,取得深部找矿新突破。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3 件、著作权 2 件。

5. 旅游地质与地质遗迹。作为三江并流等世界遗产、石林等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和规划的技术支撑单位,为云南全域特色旅游和地学科普贡献突出,获批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共建基地与省部自然科学一、二等奖。

学生来源并就业于全国各地与东南亚等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科研成果突出,具有良好的国内和国际声誉,成为我国西南和南亚东南亚地区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

三、师资队伍情况

(一)师德师风建设情况及成效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构建师德师风建设和管理机制,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要求,注重树立先进典型示范。

本学科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标准和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精神,结合专业特色,制定了校--系(学科)三级管控工作机制与学习、宣传、激励、监督、考核和奖惩“六位一体”师德师风建设机制。

三级管控与制度保证相结合。围绕立德树人总体目标,努力构建校党委统一领导,校、院、系(学科)三级管控、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学校宏观管理,不断落实《昆明理工大学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实施细则》《昆明理工大学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及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管理规章制度;学院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学校规定,制定《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制度;本学科按照校院规定要求,组织学习、开展宣传、组织考核,提出奖惩意见。

学习立德与宣传表彰相结合。通过政治学习、聘请中外专家开设讲座、学习强国 APP 和云岭先锋线上学习平台,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展学习;树立模范和优秀教师师德典范,通过报纸、专栏、自媒体等方式开展正面宣传活动。

激励表彰与监督检查相结合。为激励广大教师担当有为、潜心教学、勇于创新,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校内评选优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名师、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和“最美教师”,每年举行全校颁奖大会。在表彰激励的同时,用学术道德行为守则、课程思政管理办法等约束教师行为,通过研究生招生阳光工程管理办法、对外公布学术不端举报电话等方式,构建了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校内外联动的师德监督体系,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考核奖惩与工作绩效相结合。严把政治素质关,将师德师风作为首要考核。把师德师风纳入学校对学院党风廉政考核;把师德师风贯穿到新教师入职、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级、干部选任、申报人才计划、申报科研项目考核等全过程,坚持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把师德师风纳入绩效分配。

(二)人员规模与人员结构

本学科注意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建设,关注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和生师比状况,重点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与科学研究水平,保证队伍梯次和可持续发展性。保证兼职教师、柔性引进人员、短期人员等队伍建设管理,合理布局,与学科方向吻合。

目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有教师人数45人(表1),2021年新引进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李文昌教授、第四层次人才任龙博士后2022年引进第四层次人才路艳峰博士。其中博士学位人数43人,硕士学位人数2人,具有境外经历人数5人,正高级22人,副高级11人,其他12人,博导人数16人,硕导人数40人, 26~45岁有31人,46~55岁有6人,56~60岁有8人。5年后退休8人,退休人员中,博士学位人数6人,硕士学位人数2人,正高级7人,副高级1人,博导人数6人,硕导人数5人。来自昆明理工大学18人,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15人,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人,来自浙江大学2人,来自中南大学2人,其他5人。博士生专任教师生师比1:2,研究生导师生师比约2:1

 

1 人员规模及人员结构统计表

专业技术职务

合计

35

及以下

36

45

46

55

56

60

61

及以上

博士学位人数

具有境外经历人数

博导

人数

硕导

人数

正高级

22

1

9

5

6

1

20

2

16

22

副高级

11

1

5

4

1

0

11

0

0

10

其他

12

8

4

0

0

0

12

3

0

8

总计

45

10

18

9

7

1

43

5

16

40

拟聘请侯增谦院士、毛景文院士、王京彬、温汉捷、徐则民、谢桂青、杨志明、袁顺达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兼职博士生导师,聘请省内外学术水平高的知名专家为兼职硕士生导师。

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中国铜业有限公司(云南铜业、云南冶金)、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有色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昆明勘察院、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公司等 20 余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

(三)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

目前,本学位授权点已形成五个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表2)。方向一:成矿动力学与隐伏矿床定位预测,学术带头人韩润生教授;方向二:造山带-沉积盆地金属成矿与找矿,学术带头人李文昌教授;方向三:西部山区地质环境及灾害防治,学术带头人曹广祝教授;方向四:全空间域地球探测与信息集成,学术带头人燕永锋教授;方向五 旅游地质与地质遗迹,学术带头人李波教授。

2 学术带头人代表性教师基本情况

学科方向名称

教师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导师类别

其他情况简介

方向一 成矿动力学与隐伏矿床定位预测

韩润生

1964.10

正高

博导

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黄汲清奖获得者、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吴鹏

1981.04

正高

硕导

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云南省高层次人才研修访学项目入选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访问学者

李波

1981.05

正高

博导

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云南省高层次人才研修访学项目入选者、北京大学访问学者

任涛

1982.08

正高

博导

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

王加昇

1985.11

正高

硕导

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三等奖获得者

王雷

1983.01

正高

博导

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云南省地质学会理事、云南省科技厅专家库成员

方向二 造山带-沉积盆地金属成矿与找矿

李文昌

1962.04

正高

博导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批领军人才、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

薛传东

1971.05

正高

博导

教育部高校地质学类教指委委员、资源勘查工程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云南省高校地质学类教指委主任委员

胡煜昭

1964.04

正高

博导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调查所副所长

邓明国

1964.10

正高

博导

教育部硕士、博士论文评审专家

杨光树

1980.11

正高

博导

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云南省高校地质学类教指委委员、云南省地质学会理事

刘学龙

1983.5

正高

博导

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云南省高层次人才研修访学项目入选者、中国地科院访问学者、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专家

方向三 西部山区地质环境及灾害防治

曹广祝

1975.11

正高

博导

“有色金属矿山地下水环境及资源综合利用”省级创新团队首席教授、国际地质灾害减灾联合会助理主席

许万忠

1965.12

正高

硕导

环保部环境污染评审专家、云南省地质灾害治理评审专家

覃荣高

1983.9

副高

硕导

国际地质减灾联合会助理主席、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成员

方向四 全空间域地球探测与信息集成

燕永锋

1970.10

正高

博导

云南省绿色矿山评审专家、云南省地质灾害评审专家

温兴平

1970.08

正高

博导

“遥感地球化学”学科方向团队负责人

李海侠

1979.04

正高

博导

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

方向五 旅游地质与地质遗迹

李 波

1964.12

正高

博导

云南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朱杰勇

1961.04

正高

硕导

教育部地矿学科教材编委会委员和教育部信息专家组成员、地矿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

申岑

1985.03

副高

硕导

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

四、人才培养情况

(一)研究生招生

2022年硕士研究生录取93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22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65人、非全日制研究生6人。博士研究生录取7人,其中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5人。

(二)思政教育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科特点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不断挖掘课程思政内涵,构建院、系(学科)、教研室齐抓共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专任教师将 “西南联大”、李四光等科学家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讲深讲透地质工作在国家资源保障中的战略意义;在填图实习等教学实践中穿插《勘探队员之歌》比赛等方式,夯实学生专业自豪感和行业荣誉感,并转化为“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自觉行动;野外调研中师生同吃同住同工作,灌输认识论、方法论等哲学元素,突出培育学生“爱国情怀、责任担当”的优良品质及“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深化社会实践,学习践行“两山论”。利用地学博物馆国家级科普研学基地等资源,上好专业第一课和地矿学科群前沿讲座,构建教学科研实践育人机制。带领学生深入条件艰苦和环境恶劣的乌蒙山、横断山等学研基地,不畏自然环境的艰难险阻挑战,培育学生“吃苦耐劳、踏实奉献”的专业精神;通过昆阳磷矿等地质考察、地学科普宣传、绿色矿业脱贫攻坚、中国-南亚博览会志愿者服务等,开展大学生双创活动,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绿色发展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能力。

 强化政治统领,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学院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理论武装,坚持意识形态领域定期分析研判管控制度,落实“专任教师直接责任-学科责任把关-学院党委研判管控”三级责任制。学科肩负教材编写和选用、国际交流、论坛讲座、线上线下课程、群团组织、多媒体和自媒体等关口的主体责任;强化专任教师承担教育教学内容的直接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的原则,使课堂成为传播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的重要阵地。

 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双带头人”制度,在创新团队和专业班级创建一流党支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建校级党建阵地示范点—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加强队伍建设,构建思政教育保障体系。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辅导员、班主任,构建专兼结合的思政工作队伍;组建由思政工作教师、学术骨干、企业技术领导担任专业导师的学习型课程思政队伍,实行辅导员、思政工作教师 5 年内至少接受 2 次省校级岗位培训、入职教师参加一周岗前培训、专任教师通过 2 次思政成果交流的机制,强化培训管理考核,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课程教学

推广线上线下教学模式,2022全年,共开设54门研究生课程,其双语课程12门;共计开设博士层次课程18门次,硕士层次课程36门次。

根据校院两级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制定课程申报及教学规范,实施督导评教评学、学生评教、教师评学评价机制,对研究生教学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完善评价反馈机制,及时向教师和相关部门反馈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和追踪整改进度,及时推广教学先进典型经验。

(四)学术训练

通过强化科研训练,鼓励学术交流,拓展了研究生学科知识,促进研究技能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提升。围绕培养目标,构建了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机制,建立了 9 个研究生培养共建基地和工程实践基地,结合国家重点研发、国家基金等项目内容,让每位学生都有实习场所,让每篇论文都有项目支撑,成果显著。

2022年,全面推进科教融合,鼓励任课教师将最新的科研方法、内容和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中,引导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加强学位论文工作开题、中期、预答辩3个关键环节的考核。积极破除唯SCI为导向的学位标志,引入了包括竞赛获奖、科研报告、专利等综合评价内容,探索多种形式的学术成果。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显著增强,2022年度在全国性和省级的学术研究与科技竞赛中屡创佳绩,省级及以上竞赛获奖数2项。

(五)论文质量

为保证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昆明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办法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工作,严控学位论文授予质量。2022年获得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人。2022年省、校学位论文抽检工作中,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为100%,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为92%。学位点细致分析了论文抽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深挖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健全责任分解机制和监督机制,完善长效机制,持续提高学位授予质量。

(六)研究生获奖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覆盖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博士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3万元,硕士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0.6万元。学院设有“助教”“助管”和“助研”岗位,300/月,覆盖面超过研究生人数的10%。学校还通过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临时困难补助、开辟入学“绿色通道”等方式,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资助力度,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2022年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省级奖学金5人,校级奖学金12人,其他奖学金、助学金合计53人次。

(七)学位授予

2022年完成了两次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工作,分别是6月和11月,博士研究生毕业和授予工学博士学位6人。硕士研究生毕业和授予工学硕士学位64人。

(八)就业发展

本学位授权点约55%毕业生在西南横断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等地区就业,主要从事地质找矿 勘查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旅游地质规划等工作。 约40%毕业生在云南省内就业,为个旧锡矿、马关都龙锡铟矿、会泽铅锌矿、北衙金矿等大 中型矿床勘查和开发做出显著成绩,为大丽高铁、磨临高速、滇中引水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跋山涉水,为电站工程勘察、水源地保护、美丽城镇建设、移民安置等大型建设工程竭尽全力,为中缅天然气管道、泛亚铁路等一带一路工程建设付出心血。多数学生毕业三年后,已成长为学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建设管理人才,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地下水污染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中建功立业,为促进边疆地区民族团结、云南绿色发展“三张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2届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92.09%,博士研究生就业率为100%。高校及事业单位就业18(3),博士研究生超六成均流向教育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领域次之,央企和国企就业人数为21人,其他单位31人,53.25%的研究生在云南省内就业。

3  2022年毕业研究生专业统计表

专业

总人数

就业人数

本期就业率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3

3

100.00%

地质工程

61

56

91%

矿产普查与勘探

6

6

100%

合计

70

63

92%

五、培养环境与条件

2022年因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政策的影响,无研究生外出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情况。

本学位授权点拥有“云南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创新团队”,“云南省高校成矿动力学与隐伏矿预测创新团队”,国土资源部“西南三江成矿规律与找矿科技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3个,校级创新团队4个。“西部优势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地区重点成矿带矿产地质与地质环境实验室”,“云南省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工程实验室”,“云南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国土资源部“第四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教育基地”等省部级支撑平台7个。

建设有16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地学博物馆,实验及科研用房面积2500余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及矿物、岩石、化石标本等价值3000余万元。地学博物馆是国内高校中建立较早和拥有全球珍贵岩矿和古生物化石标本的极少数几个高校博物馆之一,现为国土资源部“第四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教育基地、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六、社会服务与社会影响力

依托云南独特的地域优势与矿产资源丰富、地质环境复杂、地质景观奇特之特色,在矿床深部找矿预测、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旅游地质资源评价与规划等方面,社会服务贡献突出。

1. 瞄准矿床深部定位预测的重大理论和绿色勘查关键技术难题,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效显著。创建了矿床深部定位预测理论与矿产资源评价新模式,发明和应用推广深部找矿关键技术系列,实现了川滇黔富锗铅锌矿深部重大找矿突破,首次发现湘南长城岭超大型铷矿床、滇东南荒田大型钨矿床,在坪宝矿田、维多利亚等地取得深部找矿新突破,三江造山带成矿研究成果为“一带一路”矿业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2. 破解岩溶区地下水污染与地灾综合防治技术难题,助力云南绿色发展“三张牌”大型工程建设。开展了“绿色低碳水电铝加工一体化”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的安全评价与地灾治理研究,提出了坡下坑支护体系推力差异性理论与岩溶区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提供了基础支撑。

3. 围绕云南省地质环境“一张图”建设,支撑全域特色旅游发展。构建了旅游地质资源评价理论方法体系,申报获批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泥石流类地质公园-东川国家地质公园,并参编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规划,助力了全国深度贫困区迪庆州、怒江州整体脱贫与产业转型试点区发展。

4. 建成国家级科普和研学基地,促进了大众科普教育、中小学地学知识普及。依托我国拥有全球岩矿、古生物化石标本最齐全的地学博物馆与腾冲-大理-丽江、梁王山等特色教学实习基地,建成中国科协科普共建基地、国土资源部科普基地和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研学基地,年参观人数达20000 多人次。李波等教授为央视拍摄的《地理中国》之《与石为伴》等十多集科普片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5. 参与行业标准规范和政府资源规划制定,举办全国教学研讨会。参编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资源勘查子领域),提交5份政府资源战略咨询报告;主持和参编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行业标准与岩土工程勘察、深基坑勘察设计等技术规范;举办了全国地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教学改革研讨会等重要会议,提升了学科声誉和影响力。

七、对外合作交流与国际化

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需求,立足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中心定位,积极开拓渠道,先后与国外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交流关系,每年通过交换学习、短期学术交流、海外实习等项目,为在校学生在校期间创造更多的海外学习机会。通过到知名院校学习交流,感受不同国家的教育、文化,开阔眼界,培养了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并坚持发展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学科,力争成为地质学科国际特色人才的培养平台。

八、管理与服务

(一)导师选拔培训

强化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健全导师师德师风、学术能力和培养绩效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构建师德为先,质量为重的导师岗位考核制度。全年实施导师培训课程36学时,其中学校对新入选导师培训16课时,学院组织全体导师培训6学时,地球科学系组织导师培训10学时。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1. 研究生导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

2. 新遴选研究生导师注意事项;

3. 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管理工作规范教育;

4. 研究生培养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等教育教学工作探究交流;

5. 优秀研究生导师育人经验分享交流。

(二)课程建设

为保障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学校统一制订了较完善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制度,涉及研究生选课、优质课程的评选、百门核心课程的建设等方面。对课程教学质量而言,从课前的准备、任课教师仪表仪容、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大行的吻合程度、课程教学模式与课程教学内容的相适性、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课程考核、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方面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三)教材建设

推进省级研究生教材的编写工作。做好硕士、博士研究生思政课程的衔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地位。严格把关新增课程,定期审查已开设课程,推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工作,有效提升博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四)培养过程质量

学校、学院聘请专家组建了研究生培养督导组,规定每个研究生督导成员,每学期至少听10堂研究生课程,对研究生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同时,新建设的“昆明理工大学学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增加了研究生评教和评师等环节,学生可以通过系统对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反馈。

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时,根据学科方向邀请研究院、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企业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和本校各学科主要学科带头人组成专家组,对编制的培养方案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含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向、课程体系设计、课程体系与培养计划的关系、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设计、考核方式、课程师资、预期教学效果等,确保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

对已开设课程进行定期审查,保证课程符合培养需要、保持较高质量。除管理部门和内外部专家外,还要注意吸收毕业研究生和用人单位参与。对于不适应培养需要的课程及时进行调整,对于质量未达到要求的课程提出改进要求。对于无改进可能或改进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及时调整任课教师另行开设。研究生课程教学相关的主要管理制度如下包括《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选课管理规定》、《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督导制度》。

(五)思政队伍建设

我校注重选拔高素质人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发展党员力度,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加强队伍建设,构建思政教育保障体系。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辅导员、班主任,构建专兼结合的思政工作队伍;组建由思政工作教师、学术骨干、企业技术领导担任专业导师的学习型课程思政队伍,实行辅导员、思政工作教师 5 年内至少接受 2 次省校级岗位培训、入职教师参加一周岗前培训、专任教师通过 2 次思政成果交流的机制,强化培训管理考核,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六)校园文化建设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不断挖掘课程思政内涵,构建院、系(学科)、教研室齐抓共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专任教师将 “西南联大”、李四光等科学家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讲深讲透地质工作在国家资源保障中的战略意义;在填图实习等教学实践中穿插《勘探队员之歌》比赛等方式,夯实学生专业自豪感和行业荣誉感,并转化为“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自觉行动;野外调研中师生同吃同住同工作,灌输认识论、方法论等哲学元素,突出培育学生“爱国情怀、责任担当”的优良品质及“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深化社会实践,学习践行“两山论”。利用地学博物馆国家级科普研学基地等资源,上好专业第一课和地矿学科群前沿讲座,构建教学科研实践育人机制。带领学生深入条件艰苦和环境恶劣的乌蒙山、横断山等学研基地,不畏自然环境的艰难险阻挑战,培育学生“吃苦耐劳、踏实奉献”的专业精神;通过昆阳磷矿等地质考察、地学科普宣传、绿色矿业脱贫攻坚、中国-南亚博览会志愿者服务等,开展大学生双创活动,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绿色发展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能力。

持续举办红色经典演绎大赛、党史知识竞赛和参观红色基地活动,强化研究生理想信念;鼓励研究生参与“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引导研究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组织开展研究生辩论赛、研究生迎新晚会、运动会等文艺活动及各类球类联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七)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顺利完成了2022级招生与迎新工作、培养计划制定、教学任务安排、2019级学位答辩与评审、工作量审核、2020-2021级奖助学金评定、组织发展、毕业与就业等。组织学生和老师参与科技创新工作,先后参加学院全知识竞赛。2022年组织学院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科研项目申报与结题工作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其他性项目10余项,对提升研究生教育层次、凝练学科方向、增强科研实力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九、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标国内一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地质学学科及专业建设,学科及专业建设水平亟待提高。

1. 学科结构不尽合理,发展不均衡,尤其是高端人才匮乏,各专业和研究方向人才分布不均衡,后继人才发展略显不足。

2. 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3. 生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大多来自三本院校,调剂偏多。另外,高质量的校企实训基地有待加强建设。

4. 科研实验平台亟待加强建设,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缺乏,重点实验室建设有待加强,缺乏国家级大型科研项目的有力支撑。

5. 资质建设偏弱,严重制约了本学科打入需要准入条件的国家级项目和社会项目的争取。

6. 对外宣传不足,与省内外、校内外同行的联系少,举办和参加学术交流的主动性差,在国家级和省部级担任学术职务的专家偏少。

(二)改进措施

1. 集本学科全体教师学科专长和技术优势,加大对科研、教学团队的建设,加大学科建设经费对省部平台、团队的建设支持,为国家奖励、省部级奖励、国家平台、省部级平台的申报提供政策和经费的支持。

2. 鼓励高质量科研成果、优秀论文的产出,由学科经费对高质量论文发表提供支持。

3. 积极引进(培养)长江学者、杰青、优青、青年拔尖人才1~2人;营造环境,为青年老师申报省部级人才(万人青年拔尖人才、产业领军、云岭学者)提供大力支持,希望学校人事处能够给予支持。

4. 为金课、慕课、课程思政、实习基地建设、课程和实习教材出版提供支持和经费保障,希望学校教务处能给予支持。

5. 凝练教学特色和申报校级教学成果奖3~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励1~2项。

6. 依托地学博物馆基地的优质资源,加强了博物馆的科教宣传力度,制作的系列科普产品积极申报科普奖励。

7. 着力谋划“大项目、大成果、大平台”,实现国家重点研发、国家重大专项和国家级奖励的成果产出。

8. 围绕学科地方和行业优势,积极组织团队与企业的科研洽谈,畅通渠道,巩固合作。